您好!欢迎您来到官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思想的新发展(学习十八大报告 贯彻十八大精神)

时间:2012-12-08  浏览数:11651次  字体:    作者:nmyouth  来源:人民日报


总体布局问题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大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从四位一体拓展为五位一体,强调“;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明确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开辟了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新境界,对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总体布局思想的拓展历程
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认识是随着改革开放实践的不断深入而深化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经历了从两个文明到五位一体的拓展历程。
两个文明。1978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1981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概念。此后,党中央多次郑重提出: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9829月,党的十二大报告提出:物质文明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基础;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建设不但起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保证它的正确发展方向。两个文明建设互为条件,互为目的。这里实际上提出了两个文明一起抓的战略方针。
三位一体。19869月,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明确表述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且使这几个方面互相配合,互相促进。”;在这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同步推进的思路已经明确。198710月,党的十三大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并号召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富强、民主、文明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目标的定位,如果从总体布局来看,对应的就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这种三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从党的十三大一直延续到党的十六大。2002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结合起来,使三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更加明晰。
四位一体。党的十六大报告把“;社会更加和谐”;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进一步明确了社会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战略地位。20052月,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明确提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2007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按照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基本纲领,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作了全面部署,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正式确立。
五位一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也付出了高昂的资源和环境代价。适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新期待,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强调在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同时,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从四位一体拓展为五位一体,内容更加全面和完整。
确立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意义重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确立,意味着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对我国未来发展和世界文明进步将产生深远影响。
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性问题。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总体布局的高度,使之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成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在要求,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同时,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总体布局的高度,表明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律、自然资源永续利用规律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律的认识进入新境界。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和理论内容,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顶层设计更为完善、更加科学。
标志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基本实现现代化是我们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的奋斗目标。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领域和建设范围,意味着我国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从着重追求经济的现代化,发展到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在内的更为全面的现代化;我国现代化进入全面推进、协调发展的新阶段,步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境界。这是发展方式的转变与发展观念的更新,意味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将揭开崭新的一页。
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景象。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注重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向世人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景象,即在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同时,努力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同时,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对应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大权益,是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维护人民合法权益的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这一新景象,既有助于国家形象的塑造和人民权益的实现,又为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开拓了新空间。
适应了世界文明发展的新趋势。近代以来300多年的工业文明史,是人类改造自然能力不断增强的历史。但是,传统工业化既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也带来了惊人的破坏。传统工业化道路及其对地球资源的掠夺性使用,使地球不堪重负,全球生态环境恶化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联合起来拯救地球成为各国的共识,世界开始迈向生态文明时代。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总体布局的高度,符合世界文明发展潮流,将对世界生态文明建设作出巨大贡献。
推动“;五位”;走向“;一体”;的路径选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对发展的科学性、协调性、永续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推动“;五位”;走向“;一体”;,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必须思考、回答和实践的重大课题。
坚持科学发展。五位一体既是科学发展的要求,也是科学发展的内涵。推动“;五位”;走向“;一体”;,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以人为本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全面协调可持续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统筹兼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因此,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能增强“;五位”;的协调性、有机统一性,使“;五位”;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真正融为一体,实现“;五位”;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明确辩证关系。在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经济建设是中心,政治建设是保障,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只有“;五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支撑,才能真正形成“;一体”;的格局;只有从思想上、认识上明确“;五位”;的辩证关系,才能在实践中自觉推动“;五位”;走向“;一体”;。
构建制度体系。推动“;五位”;走向“;一体”;,必须破除妨碍五位一体的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只有从制度上对推动五位一体作出明确规定,才能在实践中避免单兵突进、相互割裂。如果缺少制度支撑和制度保障,“;五位”;就难以在实践中走向“;一体”;。例如,就生态文明建设而言,应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建立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管理、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以制度确保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提高领导水平。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推动“;五位”;走向“;一体”;,要求全党更新发展观念、调整发展思维、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水平。比如,全党同志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应适应五位一体的发展要求,进一步确立全局思维、协调思维、系统思维、和谐思维,更加注重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系统性与和谐性,把五位一体的理念贯彻落实到工作的各个方面和环节。
(执笔:蒋斌陈金龙)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