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官网!

把握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历史观

时间:2023-07-21  浏览数:403次  字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及其伟大实践,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历史观是人们关于人类社会历史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唯物主义历史观把实践的唯物主义的原则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对历史观基本问题予以科学解答,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的实践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为无产阶级政党和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准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历史观,对于正确理解和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历史必然性与主体选择性相统一

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规律,既体现为内在的、客观的、本质的联系,又展示为确定不移的发展趋势。但社会历史活动是作为主体的人的活动,人们在顺应历史必然性的前提下能够作出自己的选择,以满足自身的需要和利益。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历史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

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演进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趋势。马克思指出:“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民族可以游离于现代化潮流之外,否则就会被历史潮流所抛弃。近代以来,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无数仁人志士为追求现代化艰辛求索、进行各种尝试,但都因找不到正确道路而以失败告终。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的重任,历史地落在了中国共产党身上。中国共产党在深刻吸取历史教训的基础上,团结领导中国人民主动而自觉地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经过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的不懈探索,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成功推进与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

由此可见,中国式现代化既是顺应历史潮流和世界大势的战略之举,又是自觉选择社会主义制度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推进现代化的主动作为,是在实践基础上历史必然性与主体选择性的有机统一。

生产力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相统一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同时,社会进步又是社会系统各要素以一定形式和结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整体,涉及生产关系(经济基础)、政治的和观念的上层建筑。其中,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分别决定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分别反作用于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构成了社会历史的基本规律,推动着社会历史不断进步。

经济现代化始终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中之重。中国式现代化最重要的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与发展生产力是社会全面进步的基础,是改善人民生活的前提,是应对风险挑战的基石,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是实现宏伟奋斗目标的保障,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条件。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首先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为社会全面进步奠定坚实基础。

与此同时,中国式现代化致力于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领域的协调发展。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明确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的战略安排: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从战略安排上看,中国式现代化立足“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基础与根本,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顺利实现。

历史普遍性与历史特殊性相统一

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有机统一。普遍性是历史发展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特殊性是历史发展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历史的特殊性就没有历史的普遍性,历史的特殊性也离不开历史的普遍性。

现代化作为一场全面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呈现出普遍性、共通性的特征:在生产方面,表现为从使用简单、传统的技能到运用先进科学知识和工艺技术的转变;在经济方面,实现从自然经济到商品经济、从小农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在政治方面,表现为从专制向民主的转变,从倚重“人治”到突出“法治”的转变;在文化方面,表现为从神圣化、一元化向世俗化、多元化转变;在社会生活方面,表现为从封闭性社会到流动性社会的转变;等等。但这种历史普遍性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无疑具有不同特点和表现形式,展现出历史特殊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既要遵循现代化一般规律,更要符合本国实际,具有本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鲜明特色。”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在社会制度、文化传统、现实国情等方面存在显著不同,中国式现代化既体现出人类现代化的共性,又彰显出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党的二十大报告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五个方面的鲜明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现代化普遍性与特殊性的有机结合,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种结合不仅克服与超越了西方现代化的严重弊端,把现代化之路引向光明前景,而且以不争的事实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理论迷思,实现了世界现代化理论的重大创新,为人类追求与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全新选项。

人民主体地位与党的坚强领导相统一

能否正确评价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是否承认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水岭。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性力量。只有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才能汇聚起推动社会进步的磅礴力量,才能汲取推动社会进步的深厚智慧,才能获得推动社会进步的民意基础。列宁指出:“群众是划分为阶级的……在通常情况下,在多数场合,至少在现代的文明国家内,阶级是由政党来领导的;政党通常是由最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经验、被选出担任最重要职务而称为领袖的人们所组成的比较稳定的集团来主持的。”在社会历史发展中,要更好地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必须对其进行充分动员与有效组织,由先进阶级及其政党予以领导,以统一的思想、统一的意志、统一的行动来实现共同的奋斗目标。

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既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也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历史进程中,必须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盼当作目标追求,把听取人民的智慧与意见作为重要条件,把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视为核心要义,把接受人民的评判与检验当作基本遵循,把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奉为价值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会有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另一方面,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保证,也是保障人民群众在现代化建设中主体地位的最高政治力量。党的领导决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确保了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不偏离航向、不丧失灵魂、不犯颠覆性错误;党的领导推动改革创新,勇于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激发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劲动力。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及辉煌成就为中国式现代化打下了坚实基础,增强了中国人民的志气、底气、骨气。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党团结带领人民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人民主体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力量源泉、价值追求,党的领导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坚强领导力量与政治保证,科学把握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与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相统一的规律性要求,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无坚不摧、战无不胜的有力保障。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