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以来,在市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自治区团委的有力指导下,巴彦淖尔市各级团组织认真贯彻执行《共青团投身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意见》,立足团的实际、发挥团的优势,坚持靶向用力,主动融入大扶贫工作格局,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青春力量。
坚持走在前作表率
深化共青团系统定点扶贫
乌拉特前旗西小召镇西小召村地处沿黄地带,土地阴渗盐碱化严重,人均耕地少,村民种植结构单一,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有94户。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团市委按照市委、政府部署要求,同其他几个单位定点帮扶西小召村。团市委班子成员先后41次深入扶贫点开展扶贫帮扶工作,积极对接联系市、旗两级发改、扶贫等部门,落实扶贫产业、扶贫项目、扶贫资金。几年来,先后为该村5户贫困户争取到易地搬迁项目资金,并利用争取到的生产项目资金为贫困户购买了5台农用拖拉机、148头(只)扶贫羊(牛、驴),6户贫困户被纳入社会兜底保障,累计为贫困户发放米面油等慰问物资2万余元。通过多方施策,团市委定点扶贫户全部实现稳定脱贫,日子过的越来越红火。
坚持上下联动、协同作战,团市委把定点扶贫纳入共青团工作考核范围,制定印发《关于共青团助力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方案》,倒逼旗县区各级团组织落实帮扶责任。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市、旗县区两级团的领导机关共定点帮扶贫困户40户、涉及8个村(嘎查),协调生产发展项目13个、涉及资金33万元,为16户贫困户争取易地搬迁项目资金,协调帮助15户贫困户纳入社会兜底保障,累计为贫困户发放米面油等慰问物资5.25万余元。
发挥组织优势
让青年成为脱贫攻坚的生力军
决胜脱贫攻坚,人才是关键。团市委切实发挥在青年人才中的政治引领作用,主动汇聚青年人才、培养本土青年人才,鼓励青年返乡创业,搭建起人才施展才华的舞台。
三年来,团市委广泛动员各级团组织、青联、创业青年等优秀人才到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全市先后有14名团干部兼任村第一书记职务,8名团干部担任驻村工作队成员。他们不仅在脱贫攻坚一线进行了锻炼,更为基层群众办了许多实事好事,获得了广泛赞誉。2018年以来,先后承办了全区青年农场主示范培训班、无人机质保培训班、双创示范培训班,举办农村金融知识培训班,累计培训青年农牧民700人次;评选出2019年度“全市优秀青年致富带头人”10名、“全市优秀创业青年”10名。抓实农村牧区青年电商培育工程,累计培训农牧区青年1200余人次,培养青年创业致富“领头雁”67名,为乡村发展注入了青春动能。
聚焦重点难点
关爱贫困青少年
据团市委相关负责同志介绍,为深入实施共青团助力脱贫攻坚青春建功行动,全市各级团组织发动青联委员、青年企业家与贫困青少年家庭结成帮扶对子1900个,在帮助解决贫困青少年就学就业、产业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深化学业扶贫。扎实推进“青力扶贫·联创梦想”“圆梦助学”“手拉手、献爱心、送温暖”“12355阳光行动”“与法同行·健康成长”等行动,积极动员爱心企业、青年文明号集体等开展献爱心活动。2018年以来,累计募集233.35万元资金和物资,帮扶1412名贫困青少年,逐步构建起义务教育保障、职业教育资助、高等教育圆梦等多种形式有机结合的扶贫资助体系。积极维护贫困地区青少年权益,建立心理健康“心航站”9个,开展心理健康教育285场次、1.6万人,有效提升青少年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深化产业扶贫。2018年以来,团市委联合金融部门帮助1900余名创业青年申请创业贷款1.6亿元,开展“送金融知识下乡”活动30多场,先后选派15名金融干部到旗县区团委挂职锻炼,帮助开展青年就业创业金融支持工作,持续做强“青创易贷”“富民卡”等特色贷款品种。联合农行巴彦淖尔分行开展“抗疫专项行动计划”申报创业贷款3000万元。
组织开展明星线上带货和第一书记直播带货助力脱贫攻坚行动18场次,累计带动消费80余万元。岁末年初受疫情影响,临河区狼山镇苹果梨、乌拉特后旗大树湾村扶贫面粉、五原县河滩大米等出现了滞销,各级团组织开展“青年直播带货”行动,对巴彦淖尔优质农产品进行推介,号召青年委员、青年企业家购买,切实帮助农牧民减少损失。
深化就业扶贫。联合有关部门开展了“千企进校园”“春风行动”等大型专场就业招聘会,组织开展了“职”在民企“就”在未来和青春招聘“职”等你来线上线下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2400多个,累计为2.3万多名青年创造就业机会。制定《巴彦淖尔市建档立卡贫困户应届大中专毕业生精准就业实施方案》,建立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应届大中专毕业生精准就业信息库,扎实开展“一对一”帮扶就业。
统筹衔接乡村振兴青春建功行动。深入开展“青创10万+”行动,通过组织举办创业大赛、座谈交流等形式,为创业青年提供导师结对、创业辅导、项目培育、金融扶持、要素对接等服务。2018年以来,累计招募103名西部计划志愿者到农牧区一线开展志愿服务。市、旗县区团委招募600余名优秀大学生在疫情期间、寒暑假期到苏木乡镇(办事处)、嘎查村(居委会)基层团组织挂职锻炼,为高校学子提供了社会实践平台,建立了在外高校学子与家乡团组织联系的制度化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