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官网!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基层动态 > 盟市团讯
盟市团讯

【争做新时代向上向善好青年】十年无偿献血66次 阿拉善盟90后小伙入选“内蒙古好人榜”四月榜单

时间:2020.05.06  浏览数:7536次  字体:    作者:  来源:阿拉善盟团委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大力推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挖掘、推树、宣传让青少年可亲可信可学的向上向善好青年,不断增强青少年学习典型的参与性、互动性和实践性,自2020年4月26日起,团盟委在“阿拉善盟共青团”微信公众号开设“争做新时代向上向善好青年”专栏,用真人、真事、真情,激励广大青少年在投身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生动实践中充分展现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的昂扬精神风貌。


于景华,男,1990年12月出生,阿拉善盟公安局留置看护监管中心民警。4月23日入选“内蒙古好人榜”并位居榜单“助人为乐”类别的榜首。自2010年至今,66次无偿献血13200CC,先后被国家卫健委、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授予2016—2017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银奖,2018-2019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他本人于2017年签署无偿捐献遗体器官协议,2018年加入中华骨髓库,2019年加入红十字志愿者行列。

他,用热血托起生命的希望

坚持做公益事业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于景华骨子里流淌的一种精神。

疫情肆虐时,街头人流量的急剧减少对血液采集带来了严重影响,献血人数骤减,还有许多病人特别是危重症病人,急需血液挽救生命。特殊时期,为爱逆行,于景华接到采血站打来的电话后,义无反顾再次撸起了袖子……

这已是于景华十年来无偿献血中的第66次,目前,他已累计无偿献血13200CC。每当血站来电需要血液时,他不论多忙都要想办法去献血。他说,自己受一点疼,就可能挽救一个人的生命,怎么能犹豫?不论走过多少路,都不能忘记最初的善良与真诚,尽自己所能,为这个社会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是他这些年一直坚持献血的初衷。

热血注心田

有一次献血时,于景华在与血站工作人员的沟通中了解到,捐献血小板是更有效率更具有针对性,不良反应几乎为零的捐献方式,而且捐献血小板间隔只需要14天,而全血间隔需要半年。同样的时间,可以救助更多需要血液的人,自此他便开始了捐献血小板的道路。

在了解到血小板相当一部分是给白血病患者使用时,而很多白血病患者只能通过移植相匹配的骨髓才能进行治疗后,于景华于2018年又加入了中华骨髓库。他说:今后只要能匹配成功,他会随时为患者捐献骨髓。

2017年,于景华了解到我国对遗体器官的需求现状,知道需要器官移植的人得排队很久甚至等待很多年,很多患者都在等待的过程中失去了救治的机会,甚至是失去生命。当年,于景华毅然决定将来要把自己有用的器官捐献给有需要的人,并捐赠遗体作为医学解剖用。

他深知:一人献血百次,不如百人献血一次。这些年,他不仅无私奉献着自己的献血,也不遗余力的进行着无偿献血相关知识的普及,通过自己这些年的献血经历,且身体各项指标良好的现身说法,消除了很多人对于无偿献血有害身体的误解。不少人因为他的宣传,纷纷加入到了无偿献血的队伍中。于景华的父亲从开始对儿子行为的不理解到接受、支持,最后也加入到了遗体器官捐献的队伍中。

职责担在肩
于景华毕业于长春理工大学,于2018年12月,通过全区统一招考,考录到阿拉善盟公安局留置看护监管中心工作。留置看护工作不分昼夜和节假日,责任重,压力大,工作中,于景华忠诚履职,以过硬的个人素质扛起工作责任。他经常在休息时间和同事交流工作中的心得体会,并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在措施上织密防护网。
疫情期间,单位需要抽调民警去外地执行工作任务,于景华不畏困难,主动请缨,到岗后立即投入工作,尽职尽责,圆满完成工作任务。于景华说,他时刻因自己头顶的警徽而光荣和自豪,为了这份崇高的事业,他愿意将青春热血倾注其间。
回想自己捐献血液,又决定捐献骨髓、遗体器官的心路历程,于景华告诉我们:“我要把捐献血液这件事,做到不能捐献的那一天为止,活着捐献热血拯救生命,死了也要捐献遗体和器官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