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官网!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基层动态 > 青春校园
青春校园

青春生长在草原,奋斗书写在人心

时间:2023.08.22  浏览数:3399次  字体:    作者:  来源: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文化鲜明,民族之间相互信任,团结合作。为深入了解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各民族宝贵遗产,巩固民族团结奋斗氛围,青岛理工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星火青春”大学生实践团承接团中央“圆梦工程”志愿服务专项,联合内蒙古民族大学学子,深入草原,在内蒙古自治区多地开展时长一个月的志愿服务活动,深入社群一线,探索非遗文化,扎根草原大地,结出奋进果实。

踏足采风,筑牢生态屏障

通辽市辽河公园如同一条玉带,串连起植物景观与水系的自然和谐交融。在这里,一幅幅生动的版画展现了当地生态发展的故事,和谐共生,绿富同兴。队员们结合通辽市环境政策,对来往游人展开环保知识现场问答,以及线上网络问卷调查。同时联系当地专业人员,学习应对草原退化的知识,并收集了草原防治标本与数据。在调查中,队员们发现部分草场由于过度开发,商用蒙古包破坏环境,出现了“草退沙进”等现象。队长夏睿桐在接下来的宣讲中,加入了最新《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的内容,呼吁大家:“像保护耕地一样保护草原,像重视种树一样重视种草”。

图为团队成员在辽河河岸进行土壤取样。陈文静 摄


扎根内蒙,书写时代篇章

有感于支边老一辈的无私奉献,“星火青春”大学生实践团拜访内蒙古哲盟文联名誉主席,著名诗歌《大刀歌》作者王磊老先生。在交谈中,队员们得知王老先生北大毕业后,选择来到了草原。他以“要作籽种入泥土,莫学浮根水上萍”的气节,为广袤的草原创作出不朽的诗篇。队员们用手写本和视频的方式,记录老人的口述回忆。那种“挥汗洒血头前站,为国为民献终身”的豪迈深深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王磊老先生叮嘱队员们,要发扬雷锋精神,发挥青年作用,大家深受鼓舞。团队接着参观了王磊老先生故居——瘦园,并进行拍摄采集素材,对内蒙古文学有了新的认识,对艰苦奋斗的前辈们更加敬仰。

图为团队成员在为王磊老先生进行口述史记录。王明雪 摄


草原之声,寻觅音乐宝库

为深入了解民俗风情,加强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互通,8月13日,实践团联系了潮尔乐器非遗传承人石晓涛老师,请教草原乐器的相关知识,宣传富有特色的非遗文化。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引下,了解了马头琴、潮尔、四胡等民族乐器的内涵文化,并亲自参与了调弦工作。石晓涛老师告诉队员们,只有打牢专业知识,心无旁骛,用心钻研,才能在平凡的事业中出彩。接下来的几天里,成员们拜访了草原民族歌非遗传承人德力格仁贵老师,了解民乐传唱的发展困境,以及国家社会为此付出的巨大努力。团队成员通过整理素材,录制音频,把草原民歌利用网络“飞入寻常百姓家”。

图为团队成员对潮尔乐器非遗传承人石晓涛老师进行采访。章睿康 摄


安代之舞,点亮艺术标识

团队成员来到库伦旗图书馆,在与图书馆馆长的采访中,队员们了解到2006年,蒙古族安代舞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惊叹于安代舞蹈的时代和民族特色。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观看视频材料,成员们与相关专家进行深度交流,并当日在图书馆内开展文化宣讲工作,号召人们借助馆内平台,深入了解并传播安代文化。15日,团队又来到库伦旗文明实践中心,给当地的游客介绍了这一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的艺术珍宝。通过本次活动,团队成员对安代文化的背景、特点及传承现状有了更全面深刻地了解,积极投身于优秀文化的保护发展。

图为团队成员与库伦旗图书馆书记、馆长共同开展安代文化宣讲会 李东昊 摄


多彩文化,深入民俗交流

源于元朝,历史悠久,内蒙古刺绣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鲜明的时代特点。其中又以科尔沁刺绣为蒙古族文化代表,它已被列入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队员们来到斯琴高娃老师的刺绣店铺了解到,自1991年起,15岁的斯琴高娃开始跟着姨妈学刺绣。在其此间,她学习传统纹饰,考察市场趋势,逐渐走出一条传统民族服饰创新之路。在交谈中,团队了解到刺绣的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尤其面临着传承的困境。队员们纷纷发挥专业所长,结合已有资料创作广告词,为科尔沁刺绣提升宣传力度。

图为团队队员开展内蒙古刺绣的文化宣讲 崔宇萌 摄


除了非遗文化,队员们还通过实地走访蒙古族聚居地,对当地传统游戏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蒙古式跳绳,马球等体育活动,彰显了我国少数民族绚烂的文化,队员们更加明白:保持友好往来,发扬民俗文化,促进民族团结,才能戮力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的大学生们,应勇担使命,开阔眼界,为民族交流,民族和谐注入蓬勃动力。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