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官网!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基层动态 > 企业团委
企业团委

内超青年文艺作品征集优秀稿件获奖随笔——之于我们,之于文学

时间:2023.03.26  浏览数:2784次  字体:    作者:  来源:

青年随笔之于我们 之于文学

文学,在我心里的位置?我想,如果可以作比,那就是亲人——常惦念,不离弃。这也是我在自己狭小的世界里,品读众生悲喜苦乐,感悟至简之道和对美好的向往与探索的捷径。    

世间诸缘于心起,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高一下半年文理分科,语文老师是一个貌不惊人快要退休的“小老头”,却是他开启了我对文学的无限憧憬。讲文言文的时候,他对文字是那么的熟稔执着,从字义到词性不讲通透不罢休,文章中涉及到的典故,他旁征博引,课堂生动活泼。优雅庄重的板书,字词句和标点符号无一遗漏的作文修改,以及他常常讲课下来的汗湿衣背.....这一切,让我崇敬,让我向往。文学之爱,犹如破土发芽的种子,孕育了强大的力量,此后,我一发不可收迷上了这方块字里的大千世界。 

高二的时候我开始尝试着写点东西,然而终因高考的诸多缘由搁置好久。直到大学进入了一个小的社会集体,在那个少人问津的专科院校的文学社团里,我重又捧起书籍,拿起笨拙的笔,书写着稚嫩的文字。我喜欢安静,喜欢独处,但我不是孤独的,一书在手,浸润书香中,唯有这个时候,我的心是安静自在的,去除一切浮尘,放下一切事情,让心灵归真,这时的惬意与欢愉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明白的。    

当得知我的诗歌《我家乡的王》获得一等奖时,突然感觉好恍惚,那个时候正在野外的大山上用铁锹填着塔基因雨水冲刷留下来的坑,我将信将疑重重地擦了一把脸上的汗水,略有一点的痛感让我不再怀疑自己听错,兴奋地跳了起来,这是我入职一年最珍贵的礼物啊!

我来自陕西渭水之南澄城的一个小山村里,那里有我青春的记忆,有我熟悉的味道。晨烟暮霭,鸡犬相闻,家乡是恬静的,是诗意的。始之于情,终之于心。一个走心作品的诞生,和一个孩子的问世是一样的,孕育是苦的,那其中饱含了我这个游子一次次与家乡的梦里遥望,但它也是甜的,让我在文字的行走与攀爬里收获成果。

去年,学输电专业的我大学毕业了,同班30多个人因输电人常年工作在外,风餐露宿无暇顾及家人基本都转行。我偏偏是执拗的,一如对文学的迷恋,钟情着这个职业。这是一个陌生的环境,却也是一个温暖的“家”,同事们其乐融融,彼此关心照顾,让远在家乡的父母更是少了许多牵挂。看到奋战在第一线的伙伴们,他们在输电线路上翻越山丘沟岭巡查的执着与认真和登塔检修的汗水与艰辛,他们舍弃了幸福安逸,牺牲了和父母亲人的团聚,只为换得万家灯火。他们默默把苦累埋在心里,听不到抱怨,看不到懈怠。在与大家的朝夕相处中,我一次次被感动感染着。

为谁创作?为谁立言?我想,作为一个最基层的青年文学爱好者,就地取材,用最真挚的情感,讲述最熟悉的人和事,用我对文学近乎固执的爱,用我青涩笨拙的笔,去书写想念着的家乡和热爱的事业,去描绘大千世界的百态人生,这是我的文学梦,没什么能改变我的轨迹。

欣喜之余欣慰蒙电有这样的文化厚土,能够给我们广大的文学爱好者搭建这样的展示平台。此次报送的诗歌《我家乡的王》误碰误撞拿了大奖,在电力集团公司文坛济济人才面前心有忐忑。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文学创作的道路是孤寂清苦的,我惟愿待之如初恋,在文字里坦荡心怀,与其真情对话,力争创作出更多接地气,高质量的作品回馈。

(作者:内蒙古超高压供电公司 张新远)


Baidu
map